;
7月8日上午,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撐保障條件平臺召開項目開工啟動會,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動工建設。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支撐保障條件平臺核心職能就是為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公共的科研支撐及配套服務。與大科學裝置、科教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提供的專業領域科研實驗功能相比,該平臺提供的科研設備和服務保障更具通用性,可以滿足跨學科、跨領域、跨平臺的共性科研和實驗需求,在通用性和針對性上形成功能互補、協同創新。該平臺提供的基礎輔助性實驗設施設備更適用普通科研用途,實現基礎性和前沿性科學研究領域的全覆蓋,有利于懷柔科學城研究平臺和實驗研究環境共享。
平臺將集中建設通用科研儀器與設施實驗區,規劃建設的微納分析實驗室、微納加工實驗室、物性結構分析實驗室、組分分析實驗室、生物分析實驗室、制備工藝實驗室、電子網絡分析實驗室。
項目位于懷柔科學城聚核區,將建設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研支撐保障及實驗技術培訓系統、公共學術保障系統、科技服務保障系統、運營維護保障系統等,建設周期為30個月。
此前在《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文件中,懷柔科學城就承擔著北京科學儀器相關新基建項目的大部分內容。包括聚焦高通量掃描電鏡、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顯微鏡、質譜色譜聯用儀、分子泵等科學儀器短板領域,發揮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平臺優勢和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攻克一批材料、工藝、可靠性等基礎前沿、共性關鍵技術,突破核心器件瓶頸。聚焦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物性測試儀器等細分領域,支持發展一批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優化科學儀器產業生態等。